泰晤士高等教育今天发布了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,作为四大主流大学榜单之中的一股“清流“,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榜单是唯一一个不参考雇主声誉、国际生比例、学生财务等数据,仅专注于教学科研,对研究密集型大学的所有核心任务进行评判的全球绩效表。
绩效指标
- 教学(学习环境):30%
- 研究(规模,收入和声誉):30%
- 论文引用率(研究影响力):30%
- 国际展望(员工、学生、研究):7.5%
- 行业收入(知识转移):2.5%
在这些排名依据中,90%的占比在教学、研究和引文这三个数据上,而这些指标,恰恰是最能直接体现一所大学综合教学和科研实力的。
榜单数据解析
☆ 概览 ☆
今年共有来自 99 个国家和地区的 1662 所大学上榜(相较去年增加了 136 所大学和 6 个国家和地区),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大学排名榜单。
但并不是随便一所大学都可以进入这个榜单,在完整榜单的最后可以看到“未上榜参与院校”,它们并不是不好,只是暂时没有符合入榜标准而已。
入榜门槛
如果该大学不招收本科生,或者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的研究成果少于1000份相关出版物(平均每年至少150份),该大学将无法进入世界大学排名。如果大学80%以上的研究成果完全属于11个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学科,也会被排除在外。
也就是说该榜单对于大学的科研成果数量和涉及领域都有所要求,“严重偏科”是万万不行的。
今年进入前十的大学分别是牛津大学、加州理工学院,哈佛大学,斯坦福大学,剑桥大学,麻省理工学院,普林斯顿大学,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,耶鲁大学和芝加哥大学。
- 毫无意外的,前十名再次被英美两国霸榜,美国8席,英国2席,美国依然稳稳占据着绝对的数量优势。
- 牛津大学不愧是老牌劲旅,连续第六年蝉联榜首。
- 第一梯队的十所高校与去年相比名单没有变化,只在排名上略有升降。
☆ 2022年排名亮点 ☆
- 阿塞拜疆、厄瓜多尔、埃塞俄比亚、斐济和巴勒斯坦首次有高校上榜。
- 除英美大学外,最高排名的大学是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,第15位的排名可谓是无可争议的欧洲留学天花板。
- 除牛剑外,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中,帝国理工学院排名第12,伦敦大学学院排名第18,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排名第27,与去年持平。
- 英国的爱丁堡大学 (#30)、伦敦国王学院 (#35)、曼彻斯特大学 (#50)、华威大学 (#78)、布里斯托大学 (#82)、格拉斯哥大学 (#86) 均在前100的名单里,想申请英国大学的家庭可以关注一下。
- 在前200的大学中,英国独占28所,德国23所,荷兰9所,瑞士7所,也体现出这些欧洲国家的教学科研水平。
2022年的榜单中,中国高校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。成为上榜高校数量第四的国家和地区 (97所),仅次于美国 (183所)、日本 (118所) 和英国 (101所) 。
-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对学霸CP,力压康奈尔大学、UCLA、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众多名校,并列第16名,是中国大陆高校有史以来的最高排名。
- 中国大陆共有 10 所高校跻身前 200名,包括武汉大学 (第157名)、南方科技大学 (第162名) 和华中科技大学 (第181名),在前 200 名的 10 所高校中,有 9 所排名上升。
- 全球共计175所大学首次上榜,其中8所来自中国大陆。
对于今年中国高校的亮眼表现,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知识官菲尔·巴蒂(Phil Baty)说:
“世界名校凭借历史声望、全球地位和可靠收入在排行榜中长期占据靠前的名次。但我们的数据显示,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在发生明显的转变,也许中国大陆的转变最为迅速。”“去年,中国大陆高校首次进入前 20 名。今年,这一梯队的高校数量翻倍,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双双上榜,并列中国大陆高校史上最高排名。尽管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,但中国大陆高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继续提升。让我们一起见证后疫情时代世界的变化,见证中国大陆能否挑战美国和英国在全球 10 强中的长期领先地位,这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。”
细究中国大学数据变更背后的原因,会发现很多高校在新冠肺炎重点研究方面的引文分数大幅提升,反映了中国高校在了解和应对新冠肺炎危机方面的重要作用。
中国大陆 11 所高校的引文分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,华中科技大学 (第181位)、南方医科大学 (第401-500位)、首都医科大学 (第501-600位) 和温州医科大学 (第601-800位) 的排名均至少上升了两个区间。
新冠肺炎相关引文分数上升的中国大陆高校